全国碳市场启动四周年
7月16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交易四周年。生态环境部表示,该市场总体运行健康有序,交易活跃度明显增强,对全社会减排成本降低作用显著。截至7月15日,累计成交量突破6.7亿吨,成交额超462亿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贵州零碳园区申报
7月17日,贵州省发布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通知,将开展首批遴选工作。要求每个市(州)原则上申报不超2个园区,8月14日前报送,届时将选2个上报国家,其余择优纳入省级备选名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第二次中欧循环经济高级别政策对话
为落实中欧领导人重要共识,根据双方签署的中欧循环经济合作谅解备忘录有关安排,7月14日,第二次中欧循环经济高级别政策对话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和欧盟环境、水资源韧性和有竞争力的循环经济委员耶西卡·罗斯瓦尔共同主持对话。
跨区电力交易畅通市场血脉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党总支副书记谢开做客经济高质量发展专家谈栏目时表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建立,让全国电力市场的“血脉”更加畅通。
《青海省绿电直连实施方案》
7月16日,青海省能源局印发《青海省绿电直连实施方案》。这是国内第二份此类省级方案,适用于以直连线路向单个用户或用户联合体开展绿色电力直供的项目,旨在推动新能源就近消纳与绿色用能 。
中埃签署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文件
7月10日,于中埃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与埃及环境部负责人,正式签署《关于绿色低碳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围绕多领域加强交流,共促可持续发展。
天津年度碳配额清缴时限延长
7月1日起,《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施行。其修订重点涉及多方面,清缴截止时间延至10月31日,核证减排量抵销比例降至5%,与国家碳市场标准看齐。
电力市场有了“全国网上商城”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做客经济高质量发展专家谈栏目时表示,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的完善,为应对度夏保供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两个电网分别组织电力交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
上海大型活动碳中和指引
为落实相关要求,助力演出、赛事等领域大型活动碳中和,推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上海市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指引》。《指引》共四章二十一条,明确适用范围、实施流程等,规定实施流程含五环节,还明确主体责任并鼓励公众监督。
上周全国碳市场价格综合行情
上周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410,914吨,成交额104,361,617.63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925,000吨,成交额67,294,285.00元;单向竞价成交量130,000吨,成交额9,771,500.00元。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2,465,914吨,总成交额181,427,402.63元。